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报道 >

我国物流服务模式亟待创新

时间:2013-02-25 10:0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资源配置效率低是中国经济的软肋,中国物流社会总费用是GDP的17.8%(日、美为8%~10%),尽管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增加值以每年17%和15%的速度增长,但是真正反映物流业发展质量的

    资源配置效率低是中国经济的软肋,中国物流社会总费用是GDP的17.8%(日、美为8%~10%),尽管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增加值以每年17%和15%的速度增长,但是真正反映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是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社会物流效率的体现。如果按照GDP中工业比重统计,我国物流费用在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一年仅1.62次(日本为7~18次),产品在自己手里几乎压了8个月,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相当于GDP的70%,资金效率低,企业赢利和资金积累能力非常弱,创新的动力和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弱。这种局面为物流业发展提出挑战。
    就中国物流业而言,经历高速发展的10年,已经不能再复制产能扩张的发展模式,势必走入以供应链整合为动力、以效率为原则、以创新为手段的发展方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应用实现产业升级。物流业的产业价值不仅是实现物流活动的功能,更是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途径。要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物流业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理念创新
    创新是科学的思维与系统方法的结合,产业的系统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创新始于思维,成于方法和工具。创新既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活动过程,又是经济与管理的活动过程。
    创新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硬”技术创新;第二类是新生产方法(方式)、新组织、新经营管理模式、新市场、新过程和新服务的“软”技术创新即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共同目标都是要提高产品市场的能力和实现其市场价值,落实到经济效益的目的,两种创新缺一不可。
    我们在谈到物流服务模式创新问题上,不可忽视创新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关注新技术为物流业带来的转变,带来的新产品、新市场;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通过管理活动带来的系统结构的变化,如组织、程序、渠道、信息资源等要素结构的改变。管理创新往往在创新活动中被忽视。这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能前进。
    纵观工业发达国家走过的创新之路,在每一重要发展阶段,无不伴随着管理创新活动的大规模实践,通过管理创新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通过流程再造,资源的再配置,极大地释放了系统效率。从100年前的泰勒的科学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像“铁锹实验”这样的工作方法研究,实现标准化、效率化的管理目标,到之后的福特流水线,丰田的精益生产,以及后来融合了信息技术的ERP、敏捷制造、服务型制造等都是管理创新活动驱动下的成功模式。这些在工业文明进程中的创新成果,对今天中国物流业产业升级依然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值得物流同行深入学习和领会,也是我们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市场创新
    物流业是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的主力军,在供应链中如何看待物流成本呢?传统的观点将物流成本分为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笔者认为,这只是物流总成本中的冰山一角,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显而易见的成本。尽管我国许多企业对这部分的成本统计也不清晰,往往与制造成本混在一起,但毕竟容易理解,容易测算。真正对物流成本影响较大,且很难剥离的那部分成本是资金占压成本、效率损失成本、安全成本和质量成本。如果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能够降低这类隐性成本,就达到了供应链优化的目标。特别是资金占压成本直接影响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是企业现金流充裕和赢利能力的关键。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应该紧紧围绕这一客户绩效目标展开。
    我国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占了90%,研究供应链要聚焦在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上。制造业是工业社会的支柱,早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制造业历经百年发展,竞争的关键指标经历了效率、成本、质量、多样化、快速反应、服务、绿色的更替和叠加。我国制造业目前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效率、质量、成本这些基本问题,又要面临着多样化、应变、服务能力和低碳的竞争门槛。物流企业如何为制造业提供满足这些竞争能力的服务,就是我们市场创新的突破点。以客户供应链发展为驱动的市场创新活动,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笔者通过一个案例说明这一创新活动的过程。2012年上半年,我们曾为大连地区提供冷链物流基地的规划咨询服务。我们认为,一个物流园区的存在价值应成为该地区供应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体现供应链上增值服务的能力,解决供应链中的难题,避免同质化竞争。因此我们通过产业调查研究,发现辽南地区大量的果蔬产业滞销现象严重,农副产品交易处在有订单无约束的混乱状态下,分散的种植和收购方式成为市场活动主流,订单即使下达,往往不能执行,农户“扛价惜售”,贸易商“坐地起价”现象严重,“果贱伤农”年年出现。本地区还有大量的水产加工企业,多采用原料进口、成品出口的两头在外模式,这些水产加工的产前产后物流主要是与港口的衔接,全部是“各自为政”的分散活动,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由于果品、水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反季节特征,资金占压成为产业链中的突出矛盾,由于中小商户的信贷环境混乱,主要靠商户间的集资和拆借解决资金占压问题,大大增加了资金风险。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更多有关物流知识技巧、技术资料以及免费发布车货互找、项目招商加盟等物流信息,欢迎访问“冀物流(bbs.hebeiwl.net)”

《河北物流》

新闻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