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的人才“围城”

  2009-10-12| 互联网
  
文章来源:现代物流报

 

    又到了高校开学的日子,许多对物流行业充满了美好希冀的年轻人选择了物流专业,走入了高校的大门。而在几个月前,许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正为了就业而奔走着。近几年,很多物流专业毕业生充满激情和期待地跨入了物流行业的大门,其中又有不少是怀着些许失望,些许无奈的心情离开。前几天,见到一位物流经理,在表达了对旺季到来货量提升的欣喜之余,更流露出对公司各岗位人员严重短缺的忧虑。
    看起来,在物流行业还真有那么一座人才“围城”。“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这句钱老先生小说《围城》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讲得很有道理,用来形容当下河南物流行业的人才怪相倒也合适。
    不想当装卸工的人,是不是人才
    “我们这里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你要有当装卸工的思想准备。”受过几年高等教育,兴冲冲的到物流企业面试,毕业生却面临着愿不愿意当装卸工的痛苦选择。这里边有些企业提出让毕业生先当装卸工进行锻练,有些岗位本不是装卸工,却免不了会有装装卸卸。选择意味着工作机会,但同时自己的物流梦想可能要破灭,不选择吧,可能会失去工作的机会,而且谁又会保证下一个物流工作不是如此?
    曾几何时,在报纸等媒体的报道中,充满了10万元年薪难求一物流经理,物流人才成为我国十大最紧缺人才之类的文章,好像一下子物流人才从不为人所知变得炙手可热。前一段时间,笔者读到一篇题目为《物流企业需要研究生吗?》的文章,初看提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多余,但仔细想想,它也牵出了当今物流行业的一个尴尬。物流研究生肯定算得上是人才 (读死书和假文凭的例外),但在有些物流企业,未必就有用,你如果将他放在装卸工的岗位上,以装卸工的职责要求他,那他很可能并不合格。
    随着物流行业在各地的蓬勃发展,物流企业既需要只能当人才的人,还需要大量既能当人力,又能当人才的人。相比较只有书本上知识,不愿俯下身子的人,物流企业更需要那些能吃苦耐劳、性格坚忍、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普通人。以河南零担物流企业的现状来说,它的发展既需要大量的一线业务人才、操作人员,还需要搬运装卸工人;更需要既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掌握现代物流理论,还具备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中高端人才。
    想从装卸工干起的毕业生很可能经过锻练就能成为公司将来的人才,而不想当装卸工的人也未必就不是人才。针对整个行业的人才现状,如果物流企业拿人才完成人力的过渡,或者说让毕业生从基层经受锻练,本无可厚非,但是长时间地拿人才当人力使,就容易出问题了。一方面,这样会加速人才的流失,造成社会物流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将导致企业的储备管理梯队枯竭,进而影响到企业今后的网络扩张和业务升级。企业条件差、工资低、招不到更好 的 人才,甚至不能保障基本的人力,企业的发展就缺乏后劲,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更无力改变这种落后的人才现状。这就使企业陷入了一种人才的怪圈。
    现在,整个社会的人力成本呈上升趋势。人力,而不仅仅是人才,与企业之间,都已到了可以双向选择的地步。如果很多个物流企业的工作条件和工资报酬都低于其他行业的时候,这些人力资源就会优先到其他行业就业,而物流企业人员不稳定甚至招不到人现象也将变得更加突出。
    企业有没有人才首先要看老板是不是人才
    笔者早年在深圳曾经历过一次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招聘过程:中英文的简历,面试全程使用英语,需要完成系统测试,其中还要做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招聘过程之严谨和复杂至今都让笔者难忘。当然,一旦被这种企业录用,薪酬水平明显要高于很多国内的物流企业。
    前不久,笔者还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电梯“艳遇”》,讲述了几个不同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电梯里相遇时的不同表现,很耐人寻味。它也通过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的企业模式和业务定位决定了一个物流企业的人才结构,当然也就产生出了对人才的不同界定,导致员工工作条件和薪酬水平
    等的不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物流企业里,很少有物流毕业生不愿意争上进,但是受到企业业务模式的制约,很多企业仍然无法摆脱相对落后的操作方式,依然把对人才的使用停留在与本企业模式相对应的装卸和搬运工的层次上。人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是河南许多零担物流企业的真实状况。在这种状况之下,加上有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太重视,人力和人才混用,人员进进出出,给企业和人才双方都带来很大损失。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更多有关物流知识技巧、技术资料以及免费发布车货互找、项目招商加盟等物流信息,欢迎访问“冀物流(bbs.hebeiwl.net)论坛”

分享到:

头条

图片

热点

相关推荐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或保存
关注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