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抓好落实 努力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统计工作(2)

  2006-09-22| 互联网
  

    二、近年来我国物流统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组织推动下,在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物流统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积极开展物流统计研究工作

    从2002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研究国外物流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与方法制度方面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根据我国物流发展的需求和国外物流统计的情况,对建立我国物流统计的基本内容和指标体系形成了共识。

    在指标设计方面,我们既考虑国内物流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又考虑到与国外物流统计接轨,提出了从物流规模、物流费用、物流效益、物流投入等方面设计指标体系。在统计方法上,我们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家现行统计的数据基础,采取社会物流核算与企业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003年8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会同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在京召开了关于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座谈会,听取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与设想,并就建立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这次会议非常重要,直接推动了我国物流统计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会议也对开展物流统计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是要以社会物流总费用作为物流统计的核心指标。二是物流统计应采取利用现有数据核算和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三是物流统计工作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的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作用,尽快推动我国物流统计工作的开展。

    第二,建立了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

    2003年8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力量,着手设计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与方法。到2004年初,联合会提出了一套能基本反映我国社会物流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该指标遵循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普遍观念,以物流费用指标为核心指标,同时以物流费用指标的构成指标为纵向,以物流需求、供给、市场规模、最终产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物流业务活动量等物流费用构成因子指标为横向的梯型结构型指标体系,来反映我国社会物流的整体规模、水平、发展趋势,以及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分指标的物流运行状况、特征、规律。200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联合会提交的《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实行方案)进行了评审。

    200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通知> 》。按照制度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具体承担有关统计调查与核算工作。这一文件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的正式建立。该制度的建立,对于全面监测分析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我国物流统计工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第三,定期核算并发布物流统计数据

    根据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我们正式系统地对我国“八五”时期以来有关物流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分析,并形成了按季度统计的制度。200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一次正式对外联合发布我国物流运行情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此,我国社会物流领域有了公开、正式的政府数据,澄清了社会上一度出现的物流数据混乱的现象,进而填补了我国物流统计工作的空白,为各级政府及时监测、了解国内物流运行情况,制定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更多有关物流知识技巧、技术资料以及免费发布车货互找、项目招商加盟等物流信息,欢迎访问“冀物流(bbs.hebeiwl.net)论坛”

分享到:

头条

图片

热点

相关推荐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或保存
关注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