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周年 多种方式的综合运输网络基本形成(3)

  2009-09-24| 互联网
  

建国60年来,我国民航事业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逐步成长为世界民航大国的光辉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运输网络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截止到2008年,我国民航定期航线航班达到1532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港澳航线)1235条。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大幅度增加了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之间的航线,并根据市场的热点变化,不断开辟通往旅游城市的航线;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民航还加速扩展沿海开放城市间的航线网络,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航空运输,在新疆、云南等省区形成了支线运输网络。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四通八达、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2008年国际航线已达297条,通航46个国家的104个城市,目前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起点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内地38个城市通航香港,10个城市通航澳门,这些运输航线方便了大陆与港澳地区的往来。为满足航空运输市场对运力的需求,民航利用国外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等方式,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民航加强了机场、航管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建、扩建、迁建和新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80多个大中型机场,建设了一批支线机场,机场设施越来越接近航空发达国家的水平。2008年,全国共有通航机场152个,航空运输通达能力显著增强。

建国初期我国沿海港口泊位数仅有161个,港口泊位不足,设施落后,货物的装卸主要依靠人挑肩扛。经过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港口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到2008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达到12773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数1335个,是1978年的10.0倍,平均每年增长8.0%。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现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码头的建设。一批大型原油、铁矿石、煤炭、集装箱等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港口专业化泊位比重超过50%。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包括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其他一般港口三个层次的港口体系,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五大区域形成了规模庞大并相对集中的港口群。在长江、西江干线、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成了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我国管道运输始于1958年,当时管道运输里程仅有0.02万公里,随着我国炼油业的发展,输油(气)管道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到2008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达5.83万公里,其中,输油管道3.07万公里,输气管道2.76万公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东北、华北、中原、华东和西北广大地区四通八达、输配有序的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输体系。全国100%天然气、90%以上的石油通过长输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向炼油厂、化工厂及海运码头。“八五”以来,我国的长输管道建设有了新突破,油气长输管道以每年约400余公里的建设速度递增,东北、华北、华东管网进一步完善。长输管道建设不仅在陆地上有所发展,而且也向海洋、沙漠中延伸。西气东输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开工建设,西起新疆轮南,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越黄河、淮河、长江,途经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到达上海,全长约4000公里,2004年12月30日全线供气。该工程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管壁最厚、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高速度。它的建成和运营,开通了横贯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标志着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和管道运输各种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交通基础建设总量,交通运输发展逐步改变了单一运输方式分别发展的模式,更加注重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和比较优势,注重几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一个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充分发挥航空、水运、管道比较优势,结构合理、有机衔接、协调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更多有关物流知识技巧、技术资料以及免费发布车货互找、项目招商加盟等物流信息,欢迎访问“冀物流(bbs.hebeiwl.net)论坛”

分享到:

头条

图片

热点

相关推荐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或保存
关注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