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4-09-28| 互联网
  
关于加快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
2014年9月23日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物流业产业地位的确立、区域投资与市场环境日益改善,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引导物流资源跨区域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不仅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京津冀广大物流企业的共同期盼。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制约“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缺乏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城市群物流发展布局不统筹,已建和在建物流基础设施不同步,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海港、空港、陆港与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中转货运站点不能有效衔接,导致多式联运所占比例不高,直接影响了物流产业区域集成化协同发展进程。
  二是京津冀经济区尚未形成有序的产业承接和转移体系。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分工协作,受地方保护影响,障碍了商品合理流动和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制约了区域物流协同发展。
  三是物流节点衔接不够,流通渠道不畅。突出表现在交通、港口和机场建设等方面。以北京为中心,天津、石家庄等主要城市道路交通比较畅通,但是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则相对落后。港口建设方面,津、秦、唐、黄等港口独自经营,相互竞争,缺乏协调与合作。机场建设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致使首都机场能力持续饱和,而石家庄机场运量明显不足。
  四是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偏低,缺乏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多年来许多部门和单位各自建设的信息平台逐渐形成了信息孤岛,没能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目前,整个京津冀地区物流业还没有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导致物流信息无法共享和自由交换。
  五是由于京津冀地区受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约束,成为抑制人才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不平衡,加速了河北人才向京津两市的流动,河北物流专业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培养运行机制,影响了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
  二、加快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制定配套政策。
  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相关规划。要充分发挥三地政府物流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建立高层协调会议制度。统筹物流布局、产业分工、功能定位、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从财政、投资、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我省在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完善协同政策,推进深度融合,通过项目承接,加快我省物流产业升级和绿色崛起步伐。
  (二)建立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确保重点物流节点项目建设。
  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公、铁、空、水、管道等运输网络,放开运输和物流服务管制政策,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统筹规划三地物流园区公路物流节点建设,实现布局合理、相互配合、错位发展。特别是要搞好与北京新机场空港物流的规划与协作,以空港物流为龙头,带动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空港物流。
  (三)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提升先进物流技术应用水平。
  三地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物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加快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互通、信息共享。通过京津冀地区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产业基地的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海、陆、空物流信息共享,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加强物流信息平台与政府、金融、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行业信息系统的合作,发挥政府信息公益性和社会指导性作用。我省要依托京津科研院所加快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提高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企业的整体营运水平。加快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河北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华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曹妃甸保税物流中心、武安新钢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积极搭建区域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
  (四)推动沿海港口互通合作,完善通关模式。
  推动沿海港口互通,加强京津冀经济区海港、内陆港通关合作,建立集海关监管、商品检疫、地面服务一体化的货物进出境快速管理机制。推行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对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货到放行”的“一票式”通关新模式。提高京津冀经济区物流的国际化程度,加快“三地四港”物流业务的分工与协作,降低港口业务“同质化”程度,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引进国内外大型高端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带动河北港口国际物流发展。
  (五)加强研发和人才培养,为物流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鼓励物流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对物流基础理论的研发,鼓励物流企业与京津院校、科研院所结对子,加快物流各类人才的培养。制订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和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为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六)积极推进标准化,提升物流业协同发展水平。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基础,有关部门要要重视物流标准化的推进。通过宣贯《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19680-2005)、《通用仓库等级》(GB/T21072-2007)、《仓储服务质量要求》(GB/T21071-2007)、《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GB/T21334-2008)和托盘、车辆、集装箱等国家物流标准,加快国家物流标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一体化营运水平。通过制定物流产业聚集区考核办法,推动我省物流产业聚集区规范健康发展。
  (七)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产品物流协同发展。
  京津冀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区域,现代农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我省应紧紧围绕京津“菜篮子”工程,在搞好农副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和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合理布局农副产品物流网点,优化流通渠道,通过超市+公司+农户形式,实现净菜包装、鲜、蛋、肉、奶、茶、果等农超对接,逐步建立起京津冀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
  (八)转变发展方式,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京津冀物流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跨行政区的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吸引大型央企和外资跨国物流、货代企业进入京津冀地区,建立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鼓励物流企业进入跨国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参与高端物流业务的竞争。鼓励物流企业加快主辅业剥离,外包物流业务,发展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第三方物流、物流咨询和国际货代等业务,加快提升区域物流的整体竞争力。
  (九)进一步整顿交通运输秩序,畅通区域物流大通道。
  按照交通运输部等5部委关于清理收费公路的通知要求,京津冀三地应统一动作、联手做好收费公路清理工作。加大对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逐步降低偏高的公路收费标准。规范交通执法行为,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三地应制定保障物流配送车辆通行便利的统一管理办法和货运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便利车辆通行。加强公路管理,严格控制新建收费公路,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形成长效机制,畅通京津冀区域物流大通道。
  (十)发挥市场中介组织作用,建立区域合作共赢机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鼓励和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政府采购、行业购买机制和京津冀省市物流协会战略联盟,定期和不定期举办京津冀物流合作发展论坛、会展、项目洽谈、招商引资等活动,促进物流企业、物流项目、物流产业聚集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建立起京津冀物流协会间的长效合作机制,针对市场和企业需求,组织物流企业观摩活动,相互结对子,寻找商机,促进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更多有关物流知识技巧、技术资料以及免费发布车货互找、项目招商加盟等物流信息,欢迎访问“冀物流(bbs.hebeiwl.net)论坛”

分享到:

头条

图片

热点

相关推荐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或保存
关注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