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下半场竞争商业转型模式全分析(3)

  2019-06-24| 德勤
  

  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正重新定义信息与数据的联通和传递方式,深刻影响着物流业务链条的各环节。这些科技手段不仅助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甚至影响业务的底层逻辑进而重构行业价值链。技术已不再作为行业的“副产品”存在,而是不断反向创造需求与价值,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许多弄潮儿投身这片蓝海,即选择以技术与数据为切入点,定位于赋能者,为行业、产业生态圈各参与主体提供增值服务,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这类科技与数据企业以软件或硬件为基础入局,靶向更具价值的衍生服务,按技术基底与服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智慧物流科技企业、第三方数据技术平台、物流大数据公司三大阵营。

  智慧物流科技企业:以智能软硬件及解决方案为核心

  G7、维智、锐特、云链科技、易流科技、GT Nexus、大疆创新等企业是此阵营的代表。这些企业将某项或多项新兴科技(如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应用于物流行业,通过提供智能硬件、智能软件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物流业的信息联通、智能作业、深度协同、资源共享。同时基于实时数据捕捉与海量数据沉淀,提供包括数据分析与挖掘、智能交易匹配、车后市场精准营销等衍生服务,实现行业整体的降本增效。

  GT Nexus成立于1998年,从海运电商平台这一“订舱翻译官”为起点,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云计算平台,是典型的智能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GT Nexus以云端数据传递为基础,连接大型品牌与其合作伙伴,基于模块化的应用程序灵活满足各主体的个性化需求,为多方主体提供统一的平台。亦即,云化的软件方案提供者,为客户提供订单管理、工厂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的可定制化云平台。云计算使得这张网络由静态变为动态,当任意一方数据连接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的数据都会相应更改。越来越多用户看准这一优势选用其产品,GT Nexus因此沉淀了大量商业信息,网络效应愈发明显,网络价值不断攀升。通过对沉淀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GT Nexus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多种物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资源协同、成本结构优化,并开展分析、报送等增值服务,挖掘数据价值。

  G7 则充分挖掘物联网的想象空间。G7 以硬件设备为起点,通过智能终端连接货车、货主、运力主、司机,获取大量实时感知数据与流量资源;近期,G7更是开始与主机厂合作研发G7智能挂车和智能化自动驾驶卡车,进一步从根源上增加数据采集的触点,从而围绕硬件走出特别的路径。

  对于技术型企业而言,同质化竞争与服务模式创新的挑战历来是它们面临的最大桎梏。一方面,企业需保持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构筑技术壁垒以巩固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断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G7作为细分行业领头羊的不断尝试,正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突破单一服务模式的关键在于寻求数据点或硬件设备点连接的协同效应,开发其信息沉淀的价值,以此挖掘客户需求并拓展更多维的衍生业务。GT Nexus由电商平台到供应链技术服务商的转型,依靠的是在前者实施过程中所积累的数据;而G7在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同样是基于连接产生的数据。

  第三方数据技术平台:起步业务疲软,转向第二战场

  物流活动具备多环节、大范围的特点,贯穿在各个物流流程环节及其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来源多、分布广、体量大、动态性强,但只有准确、畅通、及时的信息流才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各项物流活动的运行。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孤岛问题积弊已久,第三方数据平台企业瞄准行业痛点,以数据连接为起步业务,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数据传输、获取、查询、可视化等基础服务。其后基于所沉淀的数据资源,依托专业数据处理能力和挖掘数据价值,提供行业洞察。

  然而,物流信息化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相应技术亦不断推陈出新,持续突破,基础数据连接的业务需求将不断被压缩,盈利性不容乐观。如何开拓粘性高且附加价值大的衍生业务成为企业的关键课题。

  因此,数据平台类企业必须寻找和建设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挑战,而这一过程刻不容缓。事实上,E2Open在收购INTTRA后将提供“INTTRA by E2open”专用产品,帮助I N T T R A 客户实现运输管理和港口系统集成,增强客户黏性,并开展大数据应用服务。与此同时,另外一家海运订舱平台货讯通(CargoSmart)也做出了有益尝试。后8005基于海运数据沉淀,开发功能强大的数据应用,提供船期对比等功能提高客户的船运规划水平,以超越订舱的基础工作,通过数据增值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在数据应用业务之外,提供文档管理、合同管理等解决方案服务,向船运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方向积极转型。因此,订舱服务出身的企业要超出订舱服务本身的局限,需要的更是基于大数据的深度产品开发,利用以往的沉淀,为新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软件服务、数据管理、供应链云端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物流大数据公司:站在行业风口,持续探索盈利模式

  不难看出,数据来源对这类企业而言是一切服务的前提和业务生存的根本,企业需持续获取数据以保持业务稳定,同时保证数据的质量以挖掘更多价值。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便是把控高质量数据来源实现长足发展的典范。这家国际航空公司间的民间联盟最早只是行使管理职能的情报汇集,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发挥手中数据的价值、为各成员单位提供服务也一并成为了国际航协的新职能。通过向各会员收集关于机场、货物、乘客、流量的数据,经过脱敏处理后深入挖掘潜在信息,从而提供关于乘客、流量的预测分析,这样的结果也以付费获取权限的模式取得盈利。同时,协会还开发出多种面向会员的高附加值咨询服务,如空域流量优化和重新设计,货运和航站楼设施规划等,充分盘活了行业协会的资源,实现了以大数据赋能行业发展的时代目标。

  诚然,在数据概念持续“发热”的年代,单纯依靠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提供服务意义重大,但仅通过数据服务实现真正盈利,似乎还很难是当下的主旋律。

  究其根源,客户及其需求推动业务产生,业务运行主导数据沉淀,大数据的价值必须结合场景才能落地。数据技术能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但数据从哪里来,数据的精确性、全面性、时效性如何保障,则似乎是更接近本源的问题。同时,当代国内的企业还在数据思维建立的初期,即便部分先行者业已通过数据挖掘出新的价值,教育市场依然任重道远。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免费到收费的商业模式也自然需要相当的时间被人们接纳。此外,如何增强大数据对物流场景的渗透,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衍生服务,形成更为完备的盈利模式,将是这类企业恒久面临的课题。

  三、电商物流体系演变,平台与履约模式交锋

  京东物流:以履约服务为核心,依靠基础设施与技术能力对外输出

  京东物流的道路从自建、自营、自主履约开始。从京东仓到京东快递,凭借大规模、全覆盖的自营网络,京东对物流各个节点都享有极强的掌控力,建立了高时效、高质量履约服务的根本保障。在未来,京东物流将朝着三大目标持续迈进:“提升网络效率和标准服务能力、健全全面供应链服务能力、强化科技领先和平台化能力”。

  京东物流的第一要义便是其庞大自建网络的持续发展布局,在夯实仓、干、配物流服务本质的同时,如是路径更为未来的供应链战略目标打下基础,为技术发展创造出充足的空间。而随着与菜鸟的正面网络竞争日渐增强,两大巨头的比拼早已走出国门。在去年618的战略发布中,京东物流明确提出要搭建以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进入中国的“双通网络”,采取“830枢纽布局”,即国内八大物流枢纽加全球三十大核心供应链节点的全球化布局。随之通过设立海外仓、开通跨境专线、智慧化多式联运等方式,实现体验和效率的双重优化,力争实现全球智慧供应链基础网络的构建。

  纵向深入、打造全面供应链服务能力是其服务能力导向的必由之路。而对于京东来说,利用其电商网络所连接和发展的客户资源,展开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构建业已见到曙光。截至目前,在消费品领域,京东物流已协助李宁完成了B2C与B2B业务在供应链端的融合,实现了库存共享、仓内调拨,解决了调仓和补货的高运输成本,使供应链更加灵活;为徐福记打造了“无界工厂”的模式,提供消费者数据洞察,并通过去中间化的短链物流模式帮助徐福记实现供应链的扁平化改造。

  制造业方面,京东为戴姆勒提供定制化的轮胎供应链解决方案,则更是联手上演了“速度与激情”。京东物流承揽后者的轮胎配送业务,取代传统模式——经由配送中心或供应商直送——实现当天或次日的极速送达,在首批服务上线的18家上海4S店,甚至能够实现2小时达的目标,一举将戴姆勒旗下品牌配件B2B订单的供应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未来,随着京东网络布局和智能技术的发力,供应链解决方案模式将能够进行更大范围、更广行业覆盖的推广延伸。

  技术赋能则是京东在业务扩张背景下的又一种可能。智能化战略使得京东物流积累了在无人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强大技术能力,以及包括业务拓展、终端服务、运输管理、分拣中心、运营支持等多个模块在内的业务支撑系统。这些物流科技为京东物流提供了通过技术赋能进行变现的可能。未来,京东物流将致力于研发全自动物流中心、无人机、仓储机器人等智能物流项目,满足更多应用场景与行业用户需求,向社会全面开放,成为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同时,京东物流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自建体系尤其是仓库的大规模投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京东真正实现稳定盈利尚需时日,但成本压力的背后,留给集团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菜鸟网络:以平台模式整合行业资源,积极探索服务变现

  阿里以其一贯的平台模式思维建立物流体系,旨在通过数据驱动和社会化协同,打造一张全球智慧物流骨干网络,整合仓配、快递、末端等多个物流环节的从业者,建设物流行业的“公共基础设施”。菜鸟网络以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如菜鸟云)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如菜鸟仓)为串联节点,最大化挖掘各环节合作伙伴的协同潜力,力图实现整个物流生态圈的降本、提质、增效。

  但社会化资源整合的背面则是网络组织的松散。菜鸟网络CEO曾公开表示,菜鸟只搭建平台,不参与快递企业的竞争,履约服务方面也并不亲力而为。但社会化物流企业正极力尝试避免被菜鸟网络管道化,双方互相依存与牵制。为保证履约服务水平,菜鸟网络不得不通过控股等方式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力与话语权。截止2018年,菜鸟与阿里已实现在物流、干线、智能仓储、最后一公里等模块的全面投资布局。

  整合社会化资源后,菜鸟积累了大量数据产出。结合其数据处理能力,开始探索盈利方式,搭建了纯数据服务、数据产品、数据交换、数据应用、数据设备等服务模块对数据进行变现。依托其基础设施与科技储备,菜鸟更向合作伙伴提供仓配一体化等物流服务方案,进行物流云等技术赋能。菜鸟的终极目标之一,更是以淘系电商的海量货源为基础,贯通集团资源,以数据为核心,通过建立数据标准、数据交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开放的数据应用/交易市场和机制,建设快递行业的物流大数据平台。

  菜鸟网络的挑战主要来源于盈利模式与流量入口。作为平台,不具备实际履约能力的菜鸟网络若要实现盈利,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态圈建设的完善程度和生态粘性。菜鸟需持续挖掘数据、技术与基础设施价值,向外输出服务变现。起步于服务C端客户的目的,菜鸟网络更善于提供标准化的物流产品与服务,而其客制化能力与行业经验面临明显缺口,不具备物流服务体系构建的“自主权”,开拓大型B端客户将较为艰难。相较之下,以物流需求相对标准化的小体量B端客户作为突破口从而撬动整个B端市场,逐步实现流量入口的扩张,或许是菜鸟切实可行的路径。

  在电商与物流相互成就的年代里,菜鸟和京东两派在相似的目标下,走着完全不一样的道路。阿里依托强大的电商商流,掌控了分配物流订单的权力,菜鸟平台通过连接各环节参与主体,不做实际的履约,有效派发订单提升行业整体效率,获取了数据方面的优势;京东则自营起家,自建电商平台及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培植了实力强劲的后端物流服务能力,兑现着高质量的履约,建立了地面供应链服务的优势。

  总体而言,菜鸟有着“加盟制”网络带来的更强的数据能力,京东则在仓储方面秉承自营优势而略胜一筹。配送方面,菜鸟网络模式下的第三方配送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平台业务接入的快递公司服务标准不一,体验和时效性上略逊色于京东。但京东物流开始了高标准的加盟“同化”,菜鸟也在顶着“背离不做物流的初心”四处拿地,二者终究都靠向了共同的根本目标。

  在两派争夺的同时,更多电商企业也发展着自己的物流品牌,除主打自营或完全依靠第三方构建网络外,更多企业选取了两种模式结合的道路,结合的方式普遍为当当网“仓储自建+配送外部合作”模式。同时,各企业也发展了差异化的经营特点,苏宁的冷链和云仓、唯品会的航空货运、亚马逊的“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等,其背后既是自身电商背景的不同,又有着关乎企业愿景的考量。电商物流这一独特的细分行业,势必会在未来继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商业模式革新重构物流行业生态体系

  纵观各类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特征,我们发现其服务内容按照与实际物流业务的“参与度”,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类是物流核心业务的从业者,它们专注在各个环节进行着物流行业的价值创造,或是履约仓、干、配的基础物流服务本身,或是作为合同物流商,为目标企业发挥着从供应,生产到分销的“物流总包”职能,再或则是深入客户企业的经营,充当着后者的供应链管理者角色。

  第二类是物流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充分借助互联网赋能,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组织运力资源,实现供需匹配,辅以线路规划、调度监控等效率提升方面的服务,支持物流活动的运行。同时,组织者们也逐步构建“地网”,对所参与的物流活动施加更为实际的把控。

  第三类则是立足物外,为物流活动提供各类辅助支持的企业。它们基于科技与数据,提供设施、设备、信息、数据等服务,从而赋能整个行业的发展。

  各阵营企业布局于不同圈层,并在其中进行着横向的位移与纵向的跃迁,推动着物流行业竞争者联盟的洗牌与格局的不断变迁。

  传统物流企业未来将继续充当着物流行业的核心力量,并不断通过业务拓展,实现盈利能力和议价能力等领域的自我突破。行业头部企业将逐步纵向延伸业务链以提升自身服务价值,而中小物流服务商则将专注于降本增效和基础物流服务领域的横向扩张。在转型过程中,通过拥抱数字化建设,挖掘优势的线下资源,实现潜能协同,将成为重中之重。

  新进入者由物流活动组织服务切入市场,但单纯依靠组织服务难以实现长久发展与盈利。未来,该类企业或逐步走向物流履约,切入物流核心价值链,并不断扩大线下资源网络,直面与传统物流企业的竞争,向更高价值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迈进;或做大流量,深化技术和数据能力,探索创新产品与服务,构建盈利能力较为强大的生态圈。线下物流资源控制力或生态圈服务水平是此阵营企业未来能力构建与发展的核心。

  科技与数据企业专注于物流活动支持,是行业的赋能者,持续支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这类企业未来将依靠数据连接与沉淀向物流组织活动服务深度延伸。深化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构建差异化的科技/数据产品与解决方案是这类行业的立身之本。

  电商物流拥有对C端资源的掌控优势,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一级,利用其社会化资源协同网络或自建网络体系,未来将继续深化在已圈定服务领域的业务布局,同时也将进一步向B2B供应链解决方案拓展。数据与技术驱动的智能物流体系、供应链科技解决方案和线下网络资源的有机结合将是这类企业的独特优势,但目前局限于分销链端,短期内未能渗透到流程复杂、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业链端,尚无法击穿全链条。无论是菜鸟和京东都仍在探索如何通过构建连接更多产业合作伙伴的平台,实现对于更为复杂的产业供应链的延伸和渗透。

  多维度整合成主导趋势,履约服务与平台生态圈或成终点

  物流行业的重构是动态的进程,各阵营企业从不同模式起步,相互渗透、影响。未来,不同的力量将朝着各自的终点前进。德勤认为,面向未来履约服务与平台生态圈两种可能的终点,携带组网、承运等物流业务基因的玩家将走向核心物流企业的定位,专注于实际的服务履约;而不以物流业务作为主业的企业,如信息平台、技术提供商等,则倾向于打造稳定的盈利模式,以构建生态圈或加入某个平台的形式存在。前者参与行业运行的同时,后者将作为核心业务的补充,占据较小的市场份额,从资源配置效率、运营效率、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本等角度对物流进行支持与优化。在这样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市场结构也将趋于整合,整合的类型既有沿着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也有传统线下业务和新兴的线上业务之间的相互融合,更有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平台化联盟所带来的新兴市场力量。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更多有关物流知识技巧、技术资料以及免费发布车货互找、项目招商加盟等物流信息,欢迎访问“冀物流(bbs.hebeiwl.net)论坛”

分享到:

头条

图片

热点

相关推荐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或保存
关注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微信公众号